写状物作文

时间:2025-09-01 13:57:16
【热门】写状物作文合集七篇

【热门】写状物作文合集七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写状物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写状物作文 篇1

看到柳絮,不禁想起了初中时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一段往事。

几个爱好写作的同学在一起共同构思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又是柳絮飘起时”,虚构了一对情窦初开的少 男少 女,他们怎么相识呢?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了半天,最后决定把故事背景设计成柳絮飘飞的时节,男孩子 随口吟 一句“杨花榆荚无才思”,然后不经意间让女孩子接上一句“惟解漫天作雪飞”,于是开始了一段懵 懂、纯洁 而没有结局的故事。

少年时代的心事,谁能说得清呢?

现在想来,当时之所以挑这两句诗,大概是因为青涩的年纪里固执地认为飘飞的柳絮代表着一种飘渺无边 的思 绪,大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蕴含其间,所以才对它情有独钟吧。

后来才发现,对飘飘柳絮情有独钟的不只是我们那帮少男少女,更多的是古代的诗人呢!

印象较深的是和谢家宝树有关的一则故事。

东晋时的名士谢安有一次正在给他们的“谢家宝树”们上课,忽然下起雪来了。谢安就想趁机考考这些“ 宝树 ”,于是随口吟了一句“飘飘白雪何所似?” “宝树”侄子谢朗应声而对“撒盐纷纷差可拟”,谢安认 为不够 好。

这时,一个清脆的女声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句深得谢安的欣赏,断定此女日后必定文采出众。 这就 是有名的“咏絮”佳话,这个深得谢安赞赏的才女就是谢道韫。

把雪比作盐和柳絮,即使用我们普通人的眼来看,也能高下立判。把雪比作盐,只是形似,而谢道韫把雪 比作 柳絮,则不但形似更是神似了。盐有一种重量感,哪里有柳絮因风起的飘逸和优美的意境呢?

后来,因了谢道韫,“咏絮才”成了有才气的代名词。这时,大家是否会想起《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判词 ,曹 雪芹给她冠以“堪怜咏絮才”,那是对林黛玉文学才华的高度褒扬。

诗歌史上,有才华者比比皆是,他们可不舍得错过柳絮这个优美的意象,所以,柳絮成了历朝历代诗人争 相歌 咏的对象。

因为柳絮和柳的宗族关系,柳絮不免也和柳一样带上了离别的印记。最典型的当属隋代民歌《送别》诗: “杨 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诗歌借用柳枝和柳絮传达了盼 望离人 早归的思绪,那飘扬的离思可不就像漫天飞舞的柳絮?唐人郑谷的《柳》亦有类似诗句:“会得离人 无限意, 千丝万絮惹春风。”春风骀荡,柳枝摆动,柳絮翻飞,风情万种,惹动着彼此缭乱的离绪。在诗人 看来,这是 柳树柳絮领会了离人的情意,为了表示对离人的同情,才故意去招惹春风的,柳絮的缠绵多情跃 然纸上。

絮者,轻柔的代名词。阳春三月,柳絮轻轻忽忽从树上飘然而下,悠悠落地,缠绵缱绻,风流多情,在诗 人的 眼中也就多了几分风雅。这柳絮入了诗便也有了几多韵致。宋代诗人晏殊的《寓意》中有脍炙人口的“ 梨花院 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句,这句诗寓情于景,回忆当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柳絮也因 此多了几 分风雅之情。白居易曾有诗云:“谁能更学儿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虽然诗人是以此感叹自己 已经失去童 年,无法再去追寻的怅惘,但是,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儿童捉柳絮的怡然和逍遥,也不失为一 种雅致的生活 情趣。

当然,因为柳絮本身随风而逝,飘荡无依的特性,与很多客居异地,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命运颇多相似之处 ,很 多诗人也把柳絮作为身世飘零的象征。不由得想起了《红楼梦》的林黛玉,林妹妹本就是多愁善感之人 ,所以 见飞絮飘泊无定,伤世感怀,不禁发出了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的哀叹。 想来,林妹妹孤单 一人,寄 人篱下,虽则有外祖母疼惜,但生性敏感再加上非愁即病,有这样的感慨大可被我们理解。又如文 天祥《过零 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妇孺皆知,诗人用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 的柳絮,把浮 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孤苦可知,令人心生戚戚。

既然诗人如此钟情柳絮,所以其中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除了上文提到的这些,我个人还对一些词 句倍 加珍爱。最使我折服的比如贺铸《青玉案》中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一句 。词人将闲愁比作满城飘扬的柳絮,真是恰切之极。再如宋东坡本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可是做起婉 约诗来也 是愁肠百结,动人心魄。他的《水龙吟》中“似花还似非花”的精准描述和结尾“细看来,不是杨 花,点点是 离人泪。”的倾诉,每每读来,总能使人心生凄凄惨惨之情愫,欲读不忍,欲罢不能,纠结不已 ,真真达到了 诗歌动人心肠的最高境界。

放眼窗外,绿意盎然,不觉已是暮春时节,柳絮也早已踪影全无,空留多情之人在此凭吊哀叹。但是,作 为一 种诗歌意象,柳絮却有着永久不散的魅力,无论是古代的文人骚客还是今天的凡夫俗子,总会有人记起 它。

我想,在某一个时刻,柳絮一定还会荡漾在某些人的心底,永久地飘飘洒洒。

写状物作文 篇2

今年暑假,我在外公家里认识了一个动物朋友——一只小猫,这只小猫是我外公的一个朋友送的。

这只小猫才两三个月大,它的颜色是乳白色和土黄色相间的,它那“三瓣嘴”旁长褶几根细长细长的胡须,有一双三角形的耳朵,黑黑的大眼睛和一个乌黑的鼻子,因为它的毛很柔软,所以我就叫它“柔柔”。

那一天,正好下大雨,“柔柔”因为没有家,只好到车库里躲雨,它跑到车库里,蹲在那里,一边一个尽地打喷嚏,一边用小爪子拍打自己身上的水,我看到之后,便和姐姐想出来了一个计策。

第二天一大早,我让妈妈把我送到外公家,找了一个纸箱,一把剪刀和一把尺子,原来,我想和姐姐给“柔柔”搭一个家呀!

我和姐姐先拿了两片面包放在车库前,等着“柔柔”出来,不一会儿,“柔柔”轻手轻脚地走了出来,它一会儿看看这边,一会儿看看那边,像一个鬼鬼祟祟的小偷,这时,姐姐猛地飞奔过去,一把抓住了“柔柔”的.肚子,让我拿来卷尺,把卷尺围在“柔柔”的后背上,确定“柔柔”的家宽度是多少后,我们回到屋里。

家的宽,高都确定之后,我们拿来小刀,在“柔柔”的家上打了个窗子,放到“柔柔”面前,可“柔柔”不出来,怎么办?我绞尽脑汁地想,突然,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把姐姐叫过来,悄悄地说:“我们给“柔柔”唱歌把 !”“行!”姐姐和我唱起歌来。“柔柔”也很有音乐天赋呢!我们一边唱歌,“柔柔”就一边从车库里连蹦带跳地跑了出来,又是转圈又是舔脚的,像个专业的舞蹈专家!姐姐又上前把“柔柔”抓了起来,放进它的新家里,没想到“柔柔”行动敏捷,从窗户里爬了出去,它还转过头向我笑了笑,好像在说:“呵呵!意想不到吧!这可是我的新招——缩骨功!”又把“ ……此处隐藏1180个字……p>许多同学很喜欢动物,有的还亲自饲养动物,可是,有的同学一写起动物来一点儿也不生动形象。怎样让动物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把动物写“活”呢?

一、仔细观察写活。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接触各类动物。如家禽家畜:鸡、鸭、鹅、牛、马、羊、猪……有条件的可以精心饲养这些动物,留心观察这些动物的外形特点、颜色、生活习性。“下马观花”,做好观察笔记,才能对某种动物了如指掌,胸有成竹。

二、抓住外形特点写活。动物的外形,包括动物的头、眼睛、嘴巴、颜色等特征。抓住了它的外形、颜色的特点,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我和企鹅》中“最漂亮的是金企鹅,嘴是金红色的,头部有两块白毛,又叫花脸企鹅。”这里作者抓住了金企鹅嘴、头部颜色的特点,写得生动、具体,突出了金企鹅的可爱。

《美丽的大公鸡》一段话:我家养了一只大公鸡多么美丽呀!火红的鸡冠像一朵盛开的鸡冠花。明亮的小眼睛扑闪着,眼珠像一颗又黑又亮、圆溜溜的黑珍珠。嘴巴又黄又尖,十分锋利,寻找美食全靠它。脖子上是一圈圈红中透亮的羽毛,全身毛色鲜艳,黄的、红的、黑的交织在一起,好像穿着一件漂亮的花衣裳。瞧,它抖抖身子,伸长脖子,四周的羽毛张开竖起,翅膀上下拍打着,就好像孔雀开屏一样。它的尾巴更是美丽,像一簇燃放的烟花,金色的爪子,刚强有力地站立着,就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这段话采用“总分”的方法写了大公鸡非常美丽。先用“总述句”写了“大公鸡多么美丽呀!”;接着分述了大公鸡的外形:鸡冠、眼睛、嘴巴、脖子、全身羽毛、翅膀、尾巴、爪子。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写,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三、抓住生活习性写活。动物很多,每种动物都有各自的特点、生活习性。如猫喜爱夜间活动,抓老鼠;翠鸟喜欢停在水边苇杆上,注视着水中鱼的动静,爱贴着水面疾飞;燕子喜欢在屋檐下做窝……抓住了动物的生活习性,才能把动物写得活灵活现,令人神往。

四、运用动词写活。如《翠鸟》中,“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里作者运用了“蹬开”、“叼起”、“贴着”、“飞走”的动词,把翠鸟写得栩栩如生,惹人喜爱。

五、运用修辞手法写活。如《我和企鹅中》“还有一种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好像系帽子的带儿,叫帽带儿企鹅。”用“系帽子的带儿”来比喻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是多么生动得体啊!又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用“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来描写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多,突出了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

如何把花草树木写“活”

有的同学描写花草树木很呆板没有生气,常常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如“金秋公园的树美、花美,真是令人可爱……”这样写一点也不生动具体。那么如何让花草树木“活”起来呢?

一、写出姿态。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描绘出花草树木的形状、姿态。如《秋菊》:“有的菊花像雪白的小绒球;有的花瓣狭长狭长的,犹如小姑娘的秀发;还有的花瓣飘洒自如,像是仙女们在翩翩起舞……”这段话用“小绒球”“秀发”“翩翩起舞”来比喻秋菊姿态各异,真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二、写出动态。把静态的花草树木写成富有生命的物体,可巧用动词写出动态美,让花草树木栩栩如生。如《秋天的果园》:“那橘子像灯笼似的挂满枝头,有的高昂着头,有的两三个挤在一起,有的躲在绿叶中……”这里巧用“挂”“高昂着”“躲”等动词把静态的橘子写得活灵活现,富有动感。

三、描绘色彩。用色彩的词语描绘出花草树木的各种颜色,犹如一幅鲜艳美丽的彩图。如《校园花坛》:“校园的花坛里种着许多花……五彩缤纷,鲜艳夺目,有的白如玉、有的黄如金、有的红似火、有的粉如霞……”这里用“白”“黄”“红”“粉”生动地描绘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像立体的彩色图。

四、描摹声音。用描摹声音的词语描绘出花草树木的响声,犹如悦耳动听的美妙歌曲。如《果园的秋色》:“……秋风吹拂着树叶‘沙沙沙’地响,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唱着歌……”这里用“沙沙沙” “叽叽喳喳”的摹声词语分别写出了秋风和小鸟发出的声音。

如何把静物类写活

一、写出该物特点。只有把物品的形象描写得具体、有特点,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这盏小台灯全身披着粉红色的外衣。蘑菇盖儿形的灯罩罩着奶白色的灯泡。灯柱是一根圆形的管子,光洁如玉。灯座是长方形的,揭开盖子一看,还是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呢。最有趣的是灯座上伸出的两只小手臂——两根细细的粉红色的横竿……”(习作《台灯》)这就把台灯的外形展现在读者眼前了。

二、充分展开联想。要把物品写“活”,还必须结合物品的形象展开恰当的联想。例如:

“这匹瓷马好威武啊!它高昂着头,好像在远眺;它张大了嘴在长啸……奋起前蹄,要腾空而起,那强壮的后腿,微微弯曲,好似鼓足了劲,已经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脖子底下的那个铃铛,小巧玲珑,在马奋力奔跑时准会发出清脆动听的丁当声……我久久地端详着这匹千里马,仿佛自己正骑在它的背上,向前驰骋……”(习作《瓷马》)这丰富的联想以形传神,使瓷马跃然纸上。喜爱或赞美之情

三、倾注自己的感情。在描写物品的外形、结构、用途后,还必要倾注进自己的感情,。例如:“小闹钟啊,你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毫不疲倦,不停息地向前走,向我准确地报时,使我的生活、学习有条不紊;你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常催促着我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小闹钟啊,你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写状物作文 篇7

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在百花之中,中国人偏爱梅花、偏钟情于梅花呢?是因为它美的缘故么?是的,它的确很美: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孤芳自赏、纯洁无瑕。像一只骄傲的天鹅屹于冰雪间。“千白丛中一点红”。开得刺眼,开得高傲;是因为它美的别具一格的缘故么?是的,它的美的确与众不同。它的美,比起娇艳的牡丹、绚丽的月季、清秀的荷花来说,别有一番风味。是的,即使它不如茉莉清香、不如菊花美丽、不如桃花艳丽,但它的确很美,它的美绽放在风雪中,盛开在风雨里。开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于是当人们饱赏百花之俏丽,走出门外,看到这株傲于风雪之中的红梅,谁能不为它倾倒?谁能不被它征服?谁能不被它别具一格的美丽所吸引呢?是因为它美的精神的缘故么?是的,中国人爱梅花,是爱 梅花傲雪斗霜的精神,爱梅花谦逊的精神。爱的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爱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爱它不怕困难,于无声处,傲然挺立。爱它甘愿在幕后无私奉献的心。爱的是梅花有灵魂、有骨气、有品格的精神。梅花之所以能排在“四君子”之首,正是因为这种傲雪斗霜、谦虚乐观的精神!

中国人偏爱梅花,是因为红梅于中国人有相同的精神。有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精神。那血色的梅花,开得那样娇艳。它敢与风雪争斗,感与风雨撕杀。她是春姑娘的使者,不怕冬姑娘的胁迫,傲然于天地间,飘撒春的芳香、播种春的种子。当大地终于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春姑娘时,她却静静地消逝,化作脚下泥,只留一抹余香荡漾于天地间。看百花齐放,听百鸟齐鸣,看春满大地便欣慰地走了。于是“落红本是无情物,明年冬天再见花。”它的一生就像一部充满欢乐与悲愁的乐曲,从飘舞的雪花奏到缤纷的百花。

《【热门】写状物作文合集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